中国领导人在改革之路上小心翼翼

2013-07-30

 

路透北京7月29日(记者 药朝清) - 中国近期的政策行动暗示,对经济的关注点转为相对不痛苦的改革和促进增长相结合,前者显示中国政府推动改革的决心弱于预期。

 

总理李克强提出细水长流式的改革,避免更加激进的行动,担忧明显影响中国经济。

 

政府智囊机构的分析师称,没有理由质疑政府调整经济的承诺--从投资和信贷拉动增长的模式转为更多地依赖消费和创新。

 

但是中国领导人们明白,他们在走钢丝,今年中国经济表现逊于预期凸显谨慎行事的必要性。改革或能保障未来的增长,但如果力度过大,可能引发经济动荡,迫使中国政府回到刺激经济的老路上。

 

“政府必须保住增长的底线,同时调整经济。平衡的难度很大。”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家贺强指出。

 

“经济调整不可能一天完成,应该是渐进式改革,而非革命。”

 

习近平和李克强3月上任以来,就一直在传递改革信号。

 

上周,新华社援引习近平的说法称,需要“全面深化改革”,但也要处理好“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”。

 

中国政府近几周推出一系列小规模动作,分析师称意在迅速支撑经济。

 

上周,中国政府称将对六百万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、加速铁路投资并向出口商提供更多帮助。

这意味着完全的利率自由化等激进改革目前不会实施,10月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未来10年设定经济步伐,也可能包括一些政治改革,届时或能直面改革问题。

 

在这之前,中国政府将实施一些无争议的改革,这些改革的方向正确,而且可能对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,尽管影响不大,但是改革的范围和目标有限。

 

中国央行本月早些时候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就是个例子。外界表示欢迎,看好此举是取消存款利率下限的前奏,后者要困难的多,需要时间。

 

中国央行称,需要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进行其他准备后才能放开存款利率下限。经济学家认为,除了要担忧取消存款利率下限会挤压银行利润,还要担忧短期的经济影响。

 

“他们不敢现在放开存款利率,因可能推高借贷利率。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梁有才表示,这一观点猜测储蓄利率上升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支付压力,会推动贷款利率上升。(完)

编译:李富强 发稿:王燕焜(转载)

热门资讯

1法治政府建设巡礼】上海黄浦:

“六六夜生活节”,在外滩枫径开街一周年之际掀起夏日音乐新浪潮,展现外滩精彩夜生活。

2中国正能量2021“五个一百”网

举行中国正能量2021“五个一百”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发布,激励网络正能量生产和传播。

3高职教育让千万贫困家庭走出

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,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系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的制度。

4发挥行业智库作用 这里取得一

坚持以“四个面向”为引领,按照“围绕一个目标、提升三大能力、统筹九项任务、实现六个一流”发展思路,强化创新发展顶层设计,统筹组织原创基础性、宏观战略性、关键核心技术、先进实用技术等“四类”科研任务

52021高考成绩明起陆续放榜 志

有的“志愿填报辅导”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“一对一”服务的名义,收取高额费用后,溜之大吉;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,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;有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,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,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。

6“团圆”行动,圆了团聚梦 全国

公安机关将继续对拐卖犯罪零容忍,对查找解救失踪被拐儿童零懈怠,让更多的不幸家庭圆了团聚梦。

7广州荔湾区芳村片区调整防控

荔湾区还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,推动芳村片区市场经营单位有序恢复营业。

8国家卫健委:16日新增新冠肺炎

本土病例4例(均在广东);无新增死亡病例;无新增疑似病例。

最新更新

社会百象

more